火博体育

当前位置:火博体育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冲刺“三年考” 奋进新征程

时间 : 2025-06-19 09:30:01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一幅幅破局求新、逐高向强的奋进图景在阳春不断绘就。

  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对于阳春来说,这更是一场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的筑基之战。近年来,阳春市坚持“决胜‘123’,争先‘百千万’,实现‘十突破’”,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筋骨重塑、城乡面貌焕然蝶变、发展动能深层激活。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这场冲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高潮,正在阳春村镇的发展脉动中激昂奏响。阳春的答案正写在每一寸奋力生长的土地上,等待着未来的“新考题”。

  展现决心格局

  县域经济筋骨重塑

  走进阳春产业园区,项目投产、厂房扩建如火如荼。2023年以来,阳春市强化“一园四区”建设,新增产业用地1966亩,建成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园区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省四星级服务园区,现园区总面积约2.5万亩,已开发面积约1.6万亩。

  近日,位于阳春产业园区的广东汉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汉霸智能”)投产。据悉,该项目可年产高端数控火花机、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等产品1600套,年产值预计为4亿元。

  “在电力供应、交通运输、手续办理等方面,阳春都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该公司负责人许利琴介绍,汉霸智能实现了“拿地即动工”。

  乘“百千万工程”东风,2024年底,阳春市已落地数控机床及配套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42.5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65亿元。数控机床产业“从零到多”,展现着阳春敢为人先的决心、跨越发展的格局。

  这片热土,从来不乏奋进故事。

  “5+2+N”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从“制造”跃向“智造”:阳春新钢铁入围广东制造业企业100强,新兴铸管入选“2024年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名单”;阳春就招商引资、融湾入圈、优化营商环境组建“三支突击队”,2023年以来签约项目68个,投资总额689.88亿元,推动26个项目动工、30个项目投产。

  八大精新特优产业提质升级,乡村振兴能量竞相迸发:夏威夷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蚕桑、丝苗米、茶叶、柠檬阳江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鳜鱼种苗产量占全国70%以上,春砂仁、阳春坚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阳春坚果种植面积近20万亩;加快凌霄岩风景区“创5A”步伐,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3个;成功举办杜鹃花海·阳江阳春鸡笼顶越野赛、高流河墟、重阳古墟、省龙舟邀请赛和锦标赛等农文商旅体融合活动,入选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第一批省级示范县,与广州岭南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2024年阳春市分别实现旅游总收入18.82亿元、20.31亿元。

  诠释温度气质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果说,产业发展为阳春“强筋健骨”,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则彰显着阳春的“温度”与“气质”,让发展成果可感可及。

  6月5日,广湛高铁电力及牵引变电专业首件工程在阳春顺利通过定标验收,其施工标准被定为全线标准,为项目加快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据悉,广湛高铁阳春段预计于2025年通车,届时阳春将实现45分钟直达广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通达路网延伸发展脉搏,宜居城乡焕发文明光彩,优质服务温暖群众心头……走过阳春,城乡之美正悄然翻新“乡愁”的模样。

  于是,我们在阳春看到——

  一座活力气质的现代之城正加速崛起。阳春市成功入选省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两江三岸品质空间蓝图铺展;市政基础设施新建与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批)PPP项目等基本完成,交通、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百越池桥、市人防宣教公园、市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成使用;广湛高铁、阳信高速建设提速,高速公路密度位居粤东西北前列。

  一片生态宜居的绿水青山正勃发新机。阳春市加快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东湖2.8万亩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2024年以来开展县镇村绿化植树活动1900多场次,植树68万多株。

  一幅和美兴旺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阳春市大力推进首批和第二批“4+36”典型镇村建设成效,第二批典型镇建设已通过考核,培育第三批“8+20”典型镇村培育对象,深化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建成12条风貌示范带,共完成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约5200余栋,涉及外立面约120万平方米。

  一座温情流淌的民生港湾正坚实托举。2023年以来,阳春市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5700多人;建成城乡教育共同体9个、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2个,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9所,全市新增公办学位6080个;建成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2个,阳春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省级评审,实现省卫生镇全覆盖;获评省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获颁平安广东建设最高奖“平安鼎”等。

  深化改革创新

  发展动能深层激活

  近日,笔者走进阳春市松柏镇,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据悉,当地创新采用“点状供地”模式,仅用54.35亩的用地指标,就撬动了2个项目。此前,“点状供地”改革经验入选了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2024年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改革创新,是激活发展动能的深层引擎。近年来,阳春市善作善成、敢作敢为,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创新活力蓬勃迸发。

  何以善作善成?阳春市从顶层制度设计抓起,建立“1+1+5+11+17”“百千万工程”指挥架构体系。其中,“一个指挥部”统揽全局,“一个办公室”“五个工作组”“十一个专班”协调各方,17个镇(街道)指挥部则为实现差异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何谓敢作敢为?阳春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该市实施“赋能强镇带村”工程,深化“拿地即动工”改革,推进春城街道、春湾镇“扁平化管理试点”,“农业生产托管”被省委深改委评选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2023年以来新增富民强村公司14家,2024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总收入同比增长53.8%;深入落实“营商环境年”部署,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20个部门业务“一窗受理”,针对招商引资成立“一基金三中心”。

  深化改革,让发展能量向阳春集聚。近年来,阳春市坚持“走出去”,组建4支考察团赴外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化“引进来”,利用纵横帮扶力量,加快推进石望镇香水柠檬生产基地配套项目等项目,与珠海市香洲区共同打造“孵化基地—反向飞地—离岸科创基地”的协同创新发展新路径;与央企、国企确定总投资约1.86亿元的助力项目71个,建筑企业与镇村结对帮扶入库项目38个;与广州美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双百行动”共建项目33个落地见效,打造2个省级优秀典型案例,结对132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形成服务作品230多件,涌现出“小生花蛋”“唐羽狗仔豆”等青年创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