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阪世博会上,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商用人形机器人Walker C宛如一张AI名片,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观者;检测、分拣、搬运,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进入多家车企实训;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由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 Ultra” 率先撞线夺冠……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热度持续走高。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也在技术、场景、商业化落地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不久前,优必选获评广东省先进集体。
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Walker S1在产线上可以进行分工,从事分拣、搬运、质检等不同工作,甚至能在其他人形机器人“同事”没电时,帮助对方进行充电。让仿若科幻电影的这一幕走进现实,优必选用了13年时间。
2012年,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带着十几个员工,在深圳注册成立了优必选,从伺服驱动器做起。4年后,优必选开始研发大型人形机器人,包括运动控制、步态规划、算法等方面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当时都无法商业化,只能做技术积累。
“创新重在坚持,做硬科技创新就要终身投入,就要有熬得住、摧不垮的精神。无论是感恩、责任,还是梦想,要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底层驱动逻辑,才能最终坚持下来。”周剑曾公开表示。
大阪世博会上,Walker C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观者。受访者供图
2018年1月,优必选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发布了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
经过产品和技术的不断迭代,今年,优必选将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除具身智能技术的难点突破外,全球产业链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实现规模化量产。“为攻克这一难题,我们采用‘数据飞轮’驱动,将人形机器人部署于工业智能制造的真实场景中进行系统性数据采集。今年3月,优必选数十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应用群体智能技术,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完成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说。
谭旻介绍,优必选提出群脑网络架构,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形成群体维度下的超级大脑和智能小脑。自研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具备类似人类常识的推理能力,支持多台人形机器人之间复杂任务的高效拆解、调度与协同。
基于此技术路径,优必选2025年规划人形机器人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在各个场景都顺利落地的情况下,乐观估计2026年人形机器人交付将达数千台;2027年有望实现万台级别的交付。
谭旻表示,接下来,优必选将继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研发人员占比约40%
“无论是实验室里彻夜攻关的研发团队,还是生产线上精益求精的工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正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优必选工会将始终以员工为本,助力构建更有温度的事业平台。”优必选工会主席黄楚婵表示。目前,优必选研发人员占比约40%。
黄楚婵介绍,优必选始终以员工凝聚力为根基,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希望从多个维度保持团队活力。
具体而言,优必选持续完善福利保障体系,打造心理健康守护项目,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举办产品创新、特色协会、主题运动等专项活动,激发全员活力,打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文化氛围。
“对于员工入职后的成长通道,我们则提供‘专业+管理’双通道发展路径。”黄楚婵介绍,对于管理路径,优必选将分层分阶给予领导力提升计划,并对于有潜力的优秀管理者提供成为更高层级管理者继任培养计划,以实现管理层级跃迁在能力和准备度上的平滑过渡,提升管理团队的持续发展能力。在专业人才发展方面,优必选则会通过大咖分享,定制培养项目,通用能力课程体系、学习基金设立等手段,打造学习型组织氛围,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诉求。
当前,优必选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技术在教育场景的深度落地,培养更多相关领域人才。
据介绍,优必选教育AIGC赋能项目式和跨学科教学平台“行知元项”已经进入全国145所学校,“行知格物AI智慧教育云平台”正式上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已经进入全国范围内的4145所学校,服务超50万人次。
黄楚婵表示,未来,优必选将在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